驾驶新能源汽车行驶在“光伏智能道路”上,高架由半透明新型材料和光伏发电组件组成,汽车变身移动的太阳能充电宝,借助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技术,驾驶体验更安全、更轻松。这条低碳智慧之路上还遍布小“心机”,比如:道路两旁的“风光储一体路灯”,通过可持续能源提供光照,为城市节能减排、智慧交通发展提供新的灵感。
节能增效的关键是要做好“碳”文章。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和成果博览会现场,从排放“大户”产业到日常生活场景,各式各样减碳产品和解决方案层出不穷,在碳中和愿景下,大家共同探寻绿色低碳转型之路。
减碳方案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筑行业属于高排放行业,在“双碳”目标背景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本届碳博会上,上海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正式启动。据悉,该平台前身是运行十余年的上海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此番改造升级对接各类市级数字化平台数据资源,聚焦建筑碳排放监测管理、能源与环境智能服务、可再生能源监测等核心功能,在空间维度上覆盖全市建筑碳排放、公共机构建筑碳排放,时间维度上覆盖建筑设计、施工、运行、改造、拆除的全生命周期。目标到2030年实现对1.5亿平方米公共建筑的碳排放实时监测分析,平台还将为本市建筑领域节能降碳提供大数据智慧分析和数据支撑。
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近10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临港中心(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场)是全国最大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预计每年可节约230万度电;“一大会址·新天地”近零碳排放实践区,针对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过程中碳计量技术体系缺失、碳减排技术集成不足提出整体解决方案;位于崇明的花博会园区是国内首个“展期碳中和+园区碳中和”示范案例,华建集团从设计源头植入低碳基因,实现城市区域规划和建筑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减碳。
新材料是建筑行业减碳增能的一大抓手。隧道股份专注研发轻量化、环保化、循环利用的绿色建筑材料,在现场展出了“点泥成金”、实现循环利用的低碳型土体固化剂,最快两小时就能达到通车条件的高性能快硬混凝土,让建筑废料“变废为宝”的再生结构混凝土,以及可爱造型、能浮于水面的纳米改性泡沫混凝土等。据介绍,这些绿色新建材已被广泛运用到北横通道、保利大剧院、内环“年轻化”项目、武宁路快速化改建工程等一大批上海重点建设项目中,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节能增效。
减排“侦探”精准追踪“碳”足迹
古老的非遗丝织品如何纺出生机勃勃的低碳之“花”?本届碳博会上,丝绸品牌丝所与温室气体核查机构SGS(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达成战略合作,今年年底,丝所将推出国内首款、通过SGS碳中和认证的床品四件套。丝所创始人、CEO彭阳告诉记者,这一产品将通过改良工艺在制作过程各环节减少碳排放量,同时在包装上全部应用可完全降解的玉米淀粉袋以及由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认证的纸张。“SGS将对该产品完成产品碳足迹查证工作,之后再由丝所完成产品碳抵消行为,将产品碳排放值降低至净零。”SGS时尚与服饰科技服务中国区市场部经理高璨补充道。
现场还来了一名“侦探”,专查二氧化碳的“行踪”——记者在天祥集团展台上体验了一番“侦碳ICD”平台的神奇能力:输入各项碳排放源,动动鼠标,一家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就能计算出来。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这一平台可以为企业进行内部碳排放量的精细核算,助其轻松梳理划分碳排放量计算中的要点,降低核算成本,精准定向减排。
生活中,低碳出行已形成社会共识。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新能源汽车累计推广规模达到112.82万辆,位居全球城市第一,这背后离不开充电网络设施的建设。据国网上海电力介绍,去年上海新能源汽车充电量约为18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5万吨。而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抄表电量已两次创单月历史新高,已累计建成各类充电站点855座,充电设施超过1.2万台。
低碳发展需要变革性技术来引领。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认为,碳中和是一个长期目标,当下着眼点是各项低碳技术的发展。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碳中和研究院院长助理鲁玺则表示,培养跨学科低碳技术人才也是当务之急。(周渊 张天弛)
X 关闭